內容來自YAHOO新聞
HOLD住健康 垃圾食物擬規範
中國時報【廖珮妤╱台北報導】
吃什麼、喝什麼都要管!國民健康署長邱淑媞昨表示,持續規畫的《國民營養及健康促進法草案》,將針對容易使人罹患慢性病的食品(垃圾食物)做出規範,正面表列機關、團體、企業、學校團膳餐點須包含的食物種類,如蔬菜份量、餐點糖含量等,鼓勵開會別喝含糖飲料、多吃蔬果,加強民眾飲食教育。
台灣公衛年會、肥胖研究學會年會昨同時登場,數篇論文討論肥胖相關議題。台大研究顯示,體重過重且曾有校園霸凌經驗的高中生,會有較低的學習成就;而國衛院研究則發現,校園周邊的便利商店及手搖飲料店,與國中生肥胖率呈顯著正比。
除持續舉辦各種減重活動,健康宣導,為杜絕肥胖,國民健康署再出新招。邱淑媞表示,《國民營養及健康促進法草案》近期已至衛福部內的法規會討論,預計最快下個會期送至立院。草案中針對飲食教育、支持性環境、健康飲食標示都有規範。
其中較引人重視的,是針對垃圾食物的規範與管理。邱淑媞表示,不會規定民眾不能吃什麼,但會強調健康飲食的重要,避免飲高雄左營農地貸款食容易使人罹患慢性病的食品。例如機關、團體、企業、學校團膳等餐點,將正面表列須包含的健康食物種類與份量,像是學童營養午餐的蔬菜量,建議企業開會時改掉喝含糖飲料的習慣。另外針對餐飲業者,將強制規範標示食品總熱量、含糖量等。
對此,不少民眾質疑管太寬。小吃業者徐先生說,不知道所謂「垃圾」的標準為何,如果規定這個不能吃、那個不能喝,簡直是斷他生路。民眾曾小姐則說,不希望享用美食的小確幸被剝奪。
國健署社區健康組長陳妙心強調,《國民營養及健康促進法草案》是母法,包含對業者規範、團膳或營養午餐規範,都屬於後續子法的細節,待母法通過後,將邀請相關業者、專家討論施行細節,民眾不必太過擔心。
也許你還會想看
企業貸款台北信貸年息